在上一篇文章中德微光學已經簡述了4個顯微鏡類型,今天我們再來介紹剩下的分類:
5.相襯顯微鏡
在光學顯微鏡的發展過程中,相襯鏡檢術的發明成功,是近代顯微鏡技術中的重要成就。我們知道,人眼只能區分光波的波長(顏色)和振幅(亮度),對于無色通明的生物標本,當光線通過時,波長和振幅變化不大,在明場觀察時很難觀察到標本。相襯顯微鏡利用被檢物體的光程之差進行鏡檢,也就是有效地利用光的干涉現象,將人眼不可分辨的相位差變為可分辨的振幅差,即使是無色透明的物質也可成為清晰可見。這大大便利了活體細胞的觀察,因此相襯鏡檢法廣泛應用于倒置顯微鏡中。
6.微分干涉對比顯微鏡
微分干涉對比鏡檢術出現于60年代,它不僅能觀察無色透明的物體,而且圖象呈現出浮雕壯的立體感,并具有相襯鏡檢術所不能達到的某些優點,觀察效果更為逼真。微分干涉對比鏡檢術是利用特制的渥拉斯頓棱鏡來分解光束。分裂出來的光束的振動方向相互垂直且強度相等,光束分別在距離很近的兩點上通過被檢物體,在相位上略有差別。由于兩光束的裂距極小,而不出現重影現象,使圖象呈現出立體的三維感覺。
7.倒置顯微鏡
倒置顯微鏡是為了適應生物學、醫學等領域中的組織培養、細胞離體培養、浮游生物、環境保護、食品檢驗等顯微觀察。
由于上述樣品特點的限制,被檢物體均放置在培養皿(或培養瓶)中,這樣就要求倒置顯微鏡的物鏡和聚光鏡的工作距離很長,能直接對培養皿中的被檢物體進行顯微觀察和研究。因此,物鏡、聚光鏡和光源的位置都顛倒過來,故稱為"倒置顯微鏡"。
由于工作距離的限制,倒置顯微鏡物鏡的放大率為60X。一般研究用倒置顯微鏡都配置有4X、10X、20X、及40X相差物鏡,因為倒置顯微鏡多用于無色透明的活體觀察。如果用戶有特殊需要,也可以選配其它附件,用來完成微分干涉、熒光及簡易偏光等觀察。
目前倒置顯微鏡廣泛應用于patch-clamp,transgeneICSI等領域。
8.數碼顯微鏡
數碼顯微鏡是以攝像頭(即電視攝像靶或電荷耦合器)作為接收元件的顯微鏡。在顯微鏡的實像面處裝入攝像頭取代人眼作為接收器,通過這種光電器件把光學圖像轉換成電信號的圖像,然后對之進行尺寸檢測、顆粒計數等工作。這類顯微鏡可以與計算機聯用,這便于實現檢測和信息處理的自動化,多應用于需要進行大量繁瑣檢測工作的場合。
目前出現一種便攜式數碼顯微鏡照相機,簡稱數微相機。它將顯微鏡和數碼相機相結合,以同時達到顯微鏡觀察(Micropreview)和顯微攝影(Microphotography)的要求。物鏡顯微倍率可達150X,機身小巧,便于攜帶,自備光源,可運用于多種場合。可直接與計算機、打印機(不需要電腦)、電視(不需要電腦)聯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