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醫藥產業關系著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,因此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具有重大意義。今年年初以來,生物醫藥產業逆流而上,跑出了發展的加速度。許多生物醫藥企業實現了逆勢增長,展現蓬勃生機。例如在廣州,今年一季度廣州上市公司中盈利且同比增長的企業有39家,醫藥生物企業占了7家。
上半年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加速
前景被廣泛看好
截至8月7日收盤,新三板464家醫藥生物公司中有32家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,其中歸母凈利潤同比錄得增長的占據半壁江山。生物醫藥行業內的核酸檢測、醫療設備及原料藥類企業業績受益明顯。從這些藥企披露的半年度報告來看,2020上半年,不少生物醫藥企業在緊抓國內市場的同時,還積*力拓展海外市場。
同時,生物制藥板塊也備受資本的青睞。根據業內不完全統計,2020上半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至少完成了97項融資案例,其中早期融資高達41起,占總數的42%。從研發領域來看,這些公司涵蓋了基因療法、癌癥疫苗、mRNA藥物、細胞療法、膜蛋白靶向新藥早期研發、利用人工智能開發藥物等當下的前沿技術和創新療法;B輪到F輪的融資則有29起,且B輪/B+輪案例18起,占了62%,其中康方生物、藥明巨諾等至少有四家公司的融資金額達到了1億美元及其以上。
另外,港交所和科創板成為眾多未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上市的選擇,根據不完全統計,今年上半年至少有12家國內的生物醫藥公司成功IPO,其中有7家公司選擇在港交所或科創板上市。這些藥企多家是在腫瘤、自身免疫疾病領域進行藥物的開發。
政策方面來看,今年以來,多地紛紛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新政,進一步利好當地的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。業界普遍認為,中*來看,生物醫藥行業基本面較好,剛性需求帶來了確定性增長,看好行業的發展前景。
實際上,近年來我國的生物醫藥市場規模一直在穩步增長。據賽迪顧問《2019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報告》顯示,2015年-2019年,我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一直呈擴大趨勢,并以年11%左右的市場增長跑贏。另有數據預計,到2020年,我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將由2019年的3700多億元增長至近4000億元。
產業亟待加快高質量轉型步伐
對設備要求亦將提高
在此背景下,業內認為生物醫藥產業亟待加快高質量轉型步伐。需要強化產學研合作、加快推進重點實驗室、新型研發機構等方面建設,發展生物醫藥新理論、新方法和新技術,推出創新技術和藥物等。
另外,與傳統的中藥、化學藥相比,生物醫藥的生產流程更為復雜,其在生產過程中,對潔凈度要求以及無菌生產的要求更高,如“每立方米(空氣)的塵埃粒子不能超過20個”等。因此生物醫藥產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,對于生物制藥設備的結構參數、工藝參數、控制方式等方面也將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業內表示,當前用戶迫切需要衛生、高效、經濟、便捷的純化設備,制造廠家需要與時俱進,抓住行業發展趨勢和用戶新需求,持續創新升級。例如,有國內生物反應器研制企業就根據“中國制造2025”計劃,積極迎接生物制藥智能制造時代的到來,致力于推廣生物制藥的連續生產和智能制造,創新開發了生物制藥關鍵設備(生物反應器、生物工程配液模塊)和智能生產平臺(Bio-PAS)等。
據悉,引進高自動化、智能化設備正成為藥企提質增效的措施之一。目前,不少藥企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積極推進數字化車間建設。如某藥企表示,其車間內配置了各種智能化、自動化數控設備及檢測設備,使得車間運營成本降低17.4%,生產效率提高65.6%,產品研制周期縮短34%,產品不良品率降低62.5%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國內某生物制藥企業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,公司95%的生物制藥設備都是進口的。可見我國制藥制藥設備企業的整體創新能力還較弱,需要在研發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力度。
我來評論
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