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0日消息,體外診斷產品提供商安百達完成戰略投資6.75億人民幣融資,投資方為巨星醫療控股。安百達是一家體外診斷產品提供商,也是診斷巨頭羅氏診斷在上海區域的代理商。
8月6日,北京賽科希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赴科創板交易,成為國內血栓與止血體外診斷領域頭家上市企業。公開資料顯示,賽科希德成立于2003年,是一家血液學體外診斷領域的制造商,專注于血栓與止血體外診斷領域的檢測儀器及試劑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,為醫療機構提供凝血、血液流變、血沉壓積、血小板聚集等自動化檢測儀器及配套的試劑和耗材。
8月4日,新華醫療發布會議決議公告。公告顯示,為推進新華醫療在體外診斷行業的戰略布局,全資子公司華佗擬與國惠改革基金、上海威士達、中民惠遠共同作為有限合伙人。參與設立惠遠華檢醫學檢驗股權投資合伙企業,總募集規模3億元。同時,對于惠遠華檢設立后將圍繞體外診斷行業進行股權投資,重點關注微生物檢測、分子診斷、其他創新型 IVD 技術產品等細分領域,包括但不限于并購投資。新華醫療為醫械巨頭,主營業務包括醫療器械、制藥裝備、醫療服務和醫療商貿四大業務板塊。
8月3日,美康生物發布公告稱,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文件獲深交所受理。本次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億元,主要用于體外診斷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、信息系統升級項目及償還銀行借款。美康生物主要是一家專注于體外診斷產品的研發、制造、銷售及服務的國內體外診斷研發制造廠商,公司產品線覆蓋生化、免疫、血球等領域。
......
在這些外資、本土企業紛紛加碼體外診斷領域進行布局的背后,不難看出,國內體外診斷行業正受到高度的關注。
體外診斷(IVD)是指在人體之外,通過對人體樣本(血液、體液、組織等)進行檢測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,進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。目前,臨床上約有80%的疾病診斷需要依靠體外診斷完成。
今年以來,受特殊時期的影響,國內體外診斷快速走進人們的視野,市場增速加快,迎來爆發期。中*來看,隨著人們消費水平升級,我國老齡化加劇下慢性疾病患者數量的增長,以及健康意識的增強,將在疾病的風險預測、健康管理,慢病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需求,體外診斷行業將不斷被重視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國內的體外診斷還缺乏核心技術,不少依賴于國外的技術,且就市場格局而言,主要以羅氏、雅培、西門子等5大外資巨頭占據一半多的市場份額。業內認為,隨著該行業不斷受關注,以及利好政策的支持,國內體外診斷市場發展空間巨大,進口替代或加快。
根據 Allied Market Research 報告,2017年體外診斷市場規模648億美元,預計2020年將達到747億美元,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4.7%。而就我國的情況而言,據AlliedMarketResearch數據,2019年國內體外診斷市場約為705億元,2014-2019年復合年增速約為18.64%,增速明顯高于平均;預計到2021年我國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可達983億元。
我來評論
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